欢迎光临陕西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官网 www.ydfashion.com 服务热线:029-81151833/62349788
陕西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 陕西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

领航云管理平台

首  页 关于我们 服务领域 专家团队 业绩展示 技术与售后 资讯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行业快递  
about_p_03.jpg (492 bytes)

《西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关注度: 日期:2022-11-9

■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10%

■基本建成高速宽带、无缝覆盖、智能适配的新一代信息网络

■互联互通 实时共享 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大数据平台


    “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关键时期。

  11月2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我市将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强化数字基建、数据要素、数字技术三大要素供给为基础,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市数字经济,努力将西安打造成为数字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和西部数字经济引领区。

数字基础设施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10%,数字经济成为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将我市建成西部领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数字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宽带、无缝覆盖、智能适配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数据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5G网络、NB-IoT在全市实现普遍覆盖。建成城市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数据资源创新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数据资源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全部建成,政务数据、社会数据流转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流通交易模式全面形成,数据融合深度开展,数据资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产业数字融合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农业智能化深入普及,农村电商成熟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打造一批智慧景区样板及数字文创品牌,建成丝绸之路空间信息港。

  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建成一批技术创新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数字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核心产业创新投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壮大。到2025年,国内外龙头企业加速落地,重点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力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对外辐射力持续扩大,基本形成快速成长的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发展新局面。

将高新区、航天基地打造成为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区

  《规划》提出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形成“一域两核三带多点”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一域”:依托西安主城区,打造服务业升级域,重点推进数字丝路、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体育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两核”:将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打造成为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区,将西咸新区打造成为西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核心区。

  高新区和航天基地重点发展数字技术攻关、数字产品研发、先进计算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产业,打造西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核心区和数字产业集聚区。

  西咸新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为引领,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两链融合创新,重点发展数字产业基础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打造西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三带”:打造科技研发带、工业转型带和数字丝路带。

  科技研发带覆盖西部科技创新港、沣东科技园、未来产业城、丝路软件城、大学创新园、先进计算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开展数字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开展数据服务产品、安全产品、高性能计算产品等数字产品研发,面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提供应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形成西安数字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市数字经济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及产品研发核心区域。

  工业转型带以经开区为重点,辐射泾河工业园、高陵、富平、阎良等区域,推进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智能应用试点示范。

  数字丝路带连接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高铁新城和空港新城,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丝路会展,将西安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枢纽,赋能经济快速发展。

    “多点”:依托周至、鄠邑、蓝田、临潼等农业发展基础雄厚的区域,建设农业数字化发展基地,推动我市农业数字化升级。

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文化创意品牌

  我市将不断壮大数字支撑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数字产业。其中,持续推进“秦创原·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等产业创新链工程,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旅游、物流、医疗、教育、城市管理、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全面推动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重点在金融、产品安全追溯、供应链管理、社会信用评价、数字资产、电子存证等领域推广应用,促进区块链专业服务快速发展。

  创新发展数字产业新业态,建设智慧生活服务平台,加大电子商务、智能硬件在家政、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应用。面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经济,探索建立集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研人才共享、科研信息共享及科研咨询与合作开发于一体的创新模式,构建智慧共享城市群。

  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以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和打造西部物流科创中心为指引,建设一批跨境电商园区,加快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数字化传承新模式,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立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和西安非遗文化数据库。结合西安人文特色,实现以文化内容为基础的IP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文化创意品牌。

支持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智慧医院”示范建设

  数字旅游方面,加快推进5G网络在我市旅游业的商业化应用,积极探索“数字+线上体验”,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旅企业重塑商业模式。推进高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打造一批“5G+高A级旅游景区”。推进全市旅游数据资源共享,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会展论坛、户外运动、节日庆祝等数字化旅游产品支撑体系。建设西安文化旅游行业运行监测平台和数据中心,发展基于全域旅游的数字旅游精准服务。

  数字惠民方面,促进在线教育发展,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优化教育大数据共享和全方位教育分享服务体系。

  持续释放“后全运”效应,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产品及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互联网+体育”发展。支持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等健康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建设完善全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智能化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挖掘、开发、利用人社数据资源,实现就业、人才社保服务渠道多元化。拓展社会保障卡在交通出行、就医应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提升西安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F5G固定宽带网络,逐步完成城市千兆宽带入户。面向智能家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部署城市神经元节点及感知平台,构筑“城市神经元系统”。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产业)园区、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城市道路桥梁、市政管网、交通物流、绿地景观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打造智能楼宇、智慧停车场、智能充电桩等公共设施。

  此外,组织开展市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示范区、示范园、示范平台,构建引领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鼓励区县、开发区积极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适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标杆示范引领,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 《中国经济导报》特别报道——溯百尺 陟崔嵬 十年风雨 工程咨询征服行业新高度 下一篇 没有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本站
三角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家团队
业绩展示
资质荣誉
社会责任
支撑平台
三角 业务领域
信息系统工程咨询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信息系统工程设计
信息系统工程评测评估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信息技术培训
三角 技术与售后
技术实力
服务承诺
服务联系
在线留言
三角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快递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技术文件
三角 联系我们
招聘职位
投递简历
联系方式
西安工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二路亚美大厦聚福阁302室  业务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一号绿地SOHO同盟A座908室
主办:陕西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心  电话:029-81151833 029-62349788 13572118978 传真:029-65692187
Copyright 2014 www.ydfash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
  网站地图